2011年2月25日 星期五

春耕

#2011-0225

大地藏無盡,
 勤勞資有生;
  念哉斯意厚,
   努力事春耕。

這是民國初年流傳至今的一首小詩,我忘了作者是誰,上網搜尋,竟然遍尋不著。

不過無意間我發現,此詩曾被國立成功大學物理系的許瑞榮教授當作一生的座右銘----根據他的 Personal Homepage,他的座右銘有三:

一、「一顆種子必須經得起埋藏的苦悶,才能生根、萌芽、成長、茁壯、開花結果。」--- 許教授說,這是晦暗的青少年時期一位好朋友送他的話,至今他仍牢記在心。

二、「大地藏無盡,勤勞資有生,念哉斯意厚,努力事春耕。」--- 這是小學時期從課本上所讀到的,許教授說,至今他仍受益良多,只是忘記了這首詩的作者。[看來,喜愛這首詩,但不知或忘記作者為誰的,大有人在!]

三、「想活下去,總是有辦法的。」--- 這是在黃春明先生的短篇小說《屋頂上的蕃茄樹》中一句極富生命的話,許教授摘錄(引用)為勵志金言。

許瑞榮教授,1958年生,台南市人。我與之素昧平生,卻同樣愛上「努力事春耕」這首詩的意境及哲理。極可能,我們的童年歲月,都在傳統的農村中度過;至少,我們那年頭的台灣子弟(跟長輩及長輩的前輩們一樣)經歷過本土農村生活的洗禮,對於農家人如何「克勤克儉、艱苦打拼」是心知肚明,印象非常深刻的。那也是許多本地人共有的回憶。

何必為了找不著「春耕詩」的作者而苦惱呢?何必為已經遺忘(或原本就「作者不詳」)的一個名號而「上窮碧落下黃泉」?你我都可以是「努力事春耕」的主角;發願人、理念執行者;另一個名副其實的「作者」。

有個網站解釋「春耕詩」以淺顯易懂的白話,說:「詩中的意思是大地如藏寶盆般有無窮盡的寶藏,唯有勤勞耕耘方能供養自己的一生。想到這當中的意思很深遠,就要保握春天及時好好努力耕耘呵!」好詩詞,有人收藏、有人解讀----而我,一個百分百的農家子弟,在反覆吟詠回味「春耕」的深刻意涵之同時,忍不住要走一趟鄉下,親自造訪那一區區「剛才翻耕、準備再種新秧」的水田,拍攝幾幅值得個人收藏並與人分享的照片。


(以下照片拍攝於 2011 年 2 月 21 日,拍攝地點為台中市大甲區 郊外。)












附記:以下二圖拍攝時間分別為去年 11 月 1 日今年 1 月 18 日,拍攝地點則與上圖(或右上圖)相同




- - -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