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3月10日 星期二

(對於父親的)印象、思念、和祝禱 . . . . . . . . . [1/3]



[開始 閱讀 --- 1/3]

這幾天我心情很亂,雖然力求鎮定,明白有許多事情要進行,刻不容緩。爸爸的告別式當天,如果程序中有「故人略歷」之類的項目,為人子女的我們,要如何表白呢?是一個對父親「真情告白」的時刻,然而,心中的思念太多、太濃,使我不知道如何述說才好。

我對於父親的整體印象,或許也是我所有弟妹們(我有三個弟弟、四個妹妹)對於他的「共同印象」:父親是個殷實的農夫,極其忠厚老實,一輩子辛苦操勞,克勤克儉,為家人做最大的付出,卻鮮少有屬於自己的「享受」。他愛家庭,愛妻子和兒女,也孝敬我們的阿嬤(就是他的岳母),曾經獲頒「孝親楷模」獎牌。其實,不需要鄉公所頒獎,在我們兄弟姊妹的心目中,父親始終就是最真實的「孝親楷模」啦!

父親對我阿嬤的孝順,連鄰居們都非常誇讚。我想,這除了父親溫良的個性(天性)使然,或許跟他從小就失去雙親也有關係。父親排行老么(上有二位哥哥、兩位姐姐),他的父母親(我的爺爺、奶奶)在他十三、四歲時,就相繼過世了。

往後的日子,他與兄嫂同住多年,幫忙家務,學做農事。據說他十二歲起,就開始學習「犁田」了。在那個年代,農事完全靠人力操作(尚無機械化的耕耘機、搬運車…….等可用),父親剛學犁田時,那老式的犁具,手扶柄木頭做的,還高出他瘦小的身子,當水牛把鐵犁拉到了田邊,要迴轉時,他不夠高,用手提不起犁具,就必須用肩膀把犁具頂起來,方能順利迴轉,繼續「犁下去」。

犁田、插秧、除草,以及………。父親做的工作,隨著年紀漸長,越來越繁重,也越來越多樣,但幾乎都脫離不了「田裡」與「山坡上」的範疇。就我記憶所及,他除了種稻,還種過香蕉、水梨、甘蔗、樹薯、甘薯等等。早期,曾經自搭溫室,栽培草菇;更早期,甚至種植香茅,蒸餾香茅油。-----山上的香茅草收割後,就地曬乾,過程中最怕淋到雨水,影響蒸餾取得的油量;而蒸餾期間,不可斷火,必須守在工場大鍋爐前,常常連續五、六天都不能睡覺。如此日夜辛勞不已,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,是很難以想像的。

還好,父親這輩子辛苦打拼,都有另一半(我們的好媽媽)全程見證、全力支持。父親二十三歲那年,經姑姑介紹,與我母親結婚。當時家貧,沒有多少積蓄,爸媽兩人同心協力,並不害怕貧窮。後來,孩子一個接一個出生(共四男四女),為了我們這群孩子,他倆更是賣力打拼,白天幫別人做工,晚上及清晨則做自家的活兒,數十年如一日,從不懈怠。

「是什麼因素,使父親如此堅強勇敢、無怨無悔?又是什麼驅力,讓父親勇往直前、不畏困難?……」我心中有過這樣的好奇,但一直沒有提問,當然,父親也從來沒解說。父親很安靜、內向,是個典型的「行動勝於言語」 (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) 的人。

其實,他有好幾次「工作過勞而病倒」的紀錄,包括 - - - - - 





沒有留言: